快捷搜索:  

以德报德

以德报德(1)

当人遭遇不公或当国家遭遇侵略,我们是否应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呢?这一直以来是个值得考究的问题。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我们该用更加理性更加现代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这个问题。譬如《论语》中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发展迅速的现代化时代,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毫不夸张的说是利益共存体。何为利益共存体呢?其一当然是拥有共同的利益,其二则是这种利益共存体只是存在于一个特点的环境下。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没有一个人和国家能够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谋求发展或者一直拥有共同的利益。打个比方,清朝闭关锁国导致落后于世界潮流,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肆侵略我们。这个时候的清朝是单独的个体,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则是个巨大的利益共存体。巨大的利益毫无疑问是我们国家的原料市场文化等。在这场被侵虐的战役中,我们败了。我们应该反思我们为什么会被侵略被打败,而不是仅仅怀着满腔的仇恨去报复他们。反思是其一,更加重要的一点我们要提高国力以及国民的素质。当我们在国际的舞台上拥有了绝对的话语权,有谁还会来侵略我们呢?我们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却还是让那些国家不敢再来造次。这不是一种大赢吗?在我看来,我们应该感到自豪,因为我们的话语权不是用鲜血染成的,对于被侵略,我们很好的诠释了以直报怨。用鲜血赢得的胜利的果实,是一种野蛮人的做法,而不是作为一个现代人的做法。

当成为一个泱泱大国,有它应有的责任——给弱小的国家提供帮助。而不是持有一种漠视的态度。更不能像某些国家作为人权卫士却制造了一场人权灾难。从长远的目光来看,帮助那些弱小的国家,不就是帮助未来的中国吗?如今被侵略的他们不就是以前的中国吗?未来无法预知,也许那些弱国也会像今天的中国一样站起来。那我们给他们提供帮助,不就是拥有了一个盟友吗?不就是种了一个善因吗?他们不就是会对我们以德报德吗?

还是拿时代来说问题。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第四次革命也将全面到来,就是智能时代。智能的出现,充满着未知性。没有人能够保证智能是绝对安全,也许会像电影中所描述的那样,人类被智能所侵略。这个时候,所有的人类就是一个更加巨大的利益共存体。如果还没有形成一种“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意识,无疑会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


以德报德(2)

《论语》中,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直即公平公正;德即道德、贤德;这两个词乃圣人所具有的品质之一,并且贯穿我国历史上下五千年,直至现代,我们依然提倡要做一个公平正直、有贤德的公民,在此基础上还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无处离不开这两个词。

虽然中日两国之间有一段很不幸的历史,可现在的合作机遇有很多,这时候我们应该持有用公平正直的态度来抱怨,用贤德、道德来回报高尚之德。这段令中国人民耻辱的历史,被时间推移、沉积着。但现在看来,它或许也是我国重大改变、崛起的成因之一,为什么呢?首先站在公平正直的角度上,我们是该怨的,同时也该认同两国之间的平等;站在道德上,我们是该正确面对两国的关系。

以直报怨非不是一个君子,众所皆知,公平正直的人指的是君子,君子谓谁?中国。在中日两国关系之中,中国作为一个受害者,在每年南京大屠杀的那一天,都会为我国在那天惨死的平民老百姓祈福、祷告上天,这一行为无疑是在对战争罪恶的控诉,给老百姓带来沉重的伤害,怨日本官吏的残忍、冷漠、无情,可日本却不以此为戒,也并不打算承认他们这一罪行,没有悔改之心。在此,中国是以公平正直的角度抱怨,是以中国依然是君子,控诉战争的冷漠、血腥,并不是以小事小闹来“炒作”南京大屠杀的默哀,是中国对这些死者的尊重、同情,而不是“借题发挥”

以德报德是必经之路,现在中日仍然拥有矛盾,但在经济的区域内,像日本的东风日产等汽车的进入,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给予我国科技进步的一大基础,以及日本的服饰传入中国,丰富了我国文化内容,这一系列的行为,都该让我们持有德之心处理,在德的角度上,我们也可与日本进行适当的经济合作,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着想,让中国成为一个经济强国,同时,我国为日本提供了一个市场,即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两者关系本是矛盾的,但其也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在不同的角度实现最大利益化,我认为该关系正确。


以德报德(3)

于抱怨而言,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应以德抱怨,有人则认为应以直报怨。然而,却有的人忽视了应如何报德这个问题。在我看来,何以报怨与何以报德是一个问题的两个重要方面,都不应被忽视,应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德”是指美好的品质,“直”是指公平正直,乍一看,“德”与“直”并无太大区别。对于那些曾经伤害过你的人或事,你通常抱有满腔的怨。若是你以德报怨,你用美好的品质去回应他,你顶多就是在心理层面的原谅与释怀,可这种释怀并不是完全的,是会存在隐患的。倘若日后的某个节点,发生了一些意外的事,你的怨还是会被激起,例如当一位上司在挑选下属晋升时,即使再怎么以德报怨,也是会存在一定偏见的。以直报怨则是以德报怨的一个提升后的境界,才是那种完全释怀的存在,因为在你眼里,你不再因为对他心怀怨恨而过分关注他,他因你的完全释怀已变得与其他普通人无异,你已可以公平正直地对待他了。

再者,老子的说法仅仅论述了回应这一问题的一个方面,他的说法可以说是不够论语中的说法全面的。我们要以直报怨,可也不能以怨报德。其实一个人心怀怨恨,是很有负担的。无论在各种情况下,都不应该心怀怨恨,自然以德报任何事。只有怀有一颗善良的内心,他的人生才会有意义,假若以怨报德,以怨报怨,那么,那个人的人生必然是索然无味的,因为他把精力放在了一些并不重要的事情上且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也有助于国家更好地应对经济全球化下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从前中国受别国欺凌的日子仍深深地印在人民的脑海中。特别是日本,可不得不承认,日本的许多方面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中日双方也有很多可以合作得到共赢的地方。那我们是否要因为那段承重的历史切断与日本的所有经济往来呢?那无异于闭关锁国。只有面向世界,广泛交流与合作,中国才能更好地面对全球化经济下的机遇与挑战。中国才能不断繁荣富强起来。

无论是以直报怨还是以德报德,最重要的还是要做个有“德”的人。


以德报德(4)

古往今来,人类社会都少不了矛盾和冲突,也少不了合作和联盟。当我们在面对这种复杂的关系时,是应该“以德报怨”?还是应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于我而言,我更倾向于后者。

社会发展到如今,没有谁可以说自己当时的社会就是绝对的光明的,就像没有绝对的公平一样,有光就有暗,现已有诸多事实可以证明。以德报怨,讲求以得服人,是不追究他人过往错失,仍以宽厚待之。这的确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也是上位者一直推崇的。可以随意得到他人的原谅都好?奈何人心不一,有品行高尚的圣人,也有屡教不改的恶人。俗话有云:“人善被人欺。”我认为是有一定道理的,当你一而再再而三地退让,恶人也有机会得寸进尺。如一善盗者,盗尽他人家财,若他人不怨反赠其物,望其改过自心。盗者亦不会听,他会想“你不报警更好,我继续。”有时,人欲可以是道德都无法控制住的。

这时我们就不能“以德报怨”了。需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样才适合现今社会。中日关系可以很好地诠释这一词语。众所周知,日本尝入侵我中华长达8年时光,在这8年里日本对我们做出了许多不公,不忍的事情,虽然战争打醒了中国人,是需要感谢一下我们的敌人,但我们不能说就这样忘记这一段记忆,不论是家仇还是国恨都有。但这毕竟是国与国之间的冲突,该原谅的还是要原谅的,以公平正直来对待这一段不幸的历史。国家和国家的交往是由利益决定的,没有永远都盟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别人的好我们要感谢,不足之处也得体谅,但不能容忍其得寸进尺。

除去中日关系这样的特殊例子,平常生活中也应如此,在生活中做错了就要有惩罚,这样才公平正直,一味以德服人那还要法律做甚?道德只能规定普通的时候,法律却可以规定任何时候,基于道德的法律可以做到以直报怨,既给人原谅,又不让罪人逃离法网。

最后,以德报德是应该的,可以用等价交换来解释,一物换一物很公平这样子,如果是以怨报德也就没什么诚信可言了,今后也没谁服你了。

总而言之,“以直报怨,以得报德”给了更公平,更幸福,更舒适的社会环境赋予人们。


以德报德(5)

不同的人在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时都会有疑惑:“中国和日本在几十年前曾有过一段不幸的历史但是我国现在正处于发展阶段,与日本合作的机遇很多,应如何去处理这种关系呢?”北大教授于丹则是说可以用《论语》中“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来处理中日关系。一个国家总是要发展的,不应该沉浸于过去的悲伤历史中,有时也可以放下“仇恨”,与“敌人”寻求合作,这才能发展下去。所以我同意“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观点。

老子曰:“抱怨以德”。这句话在当时的社会我相信是有很多人推崇的。反观当今社会,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处理所有事都是“抱怨以德”的话我相信你一定会活得有点难受。如果中国当初是“抱怨以德”的话,中国的国际地位必然不会达到现在这样一个高度,可能还会处处受到强大的发达国家欺压而不敢反击。

相反,正是因为现在的中国是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观点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中国才能处于这样的一个国际地位。“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中“直”的意思是公平公正,强调的意思是以一种客观理性的态度去面对“怨”。现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都是为了共同利益,而暂时放下手头中的一些恩怨。但这绝对不是说“怨”就可以忘记了,沉痛的历史是发展的动力。日本当初残害中国的同胞,可以说是血淋淋的历史,我们不能逃避。因为我们国家当时处于落后的阶段,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我们必须承认的。

但是建国以后,日本发现中国变得强大起来,就与我国和平交好,这是对我们国家实力的一种肯定。可以说,这种关系上的转变是非常微妙的。短短几十年就由当初入侵的敌人变回了经济上的合作伙伴,虽然暗地里肯定在相互较劲,但是不得不承认中国领导人理性和谋求发展的远大目标,才成就了现如今强大的中国。

最近,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战,不就是关系上的微妙转变吗?美国看到中国的经济实力日趋强大,担心自己的国际地位会因此动摇,所以就想要限制中国的发展。中国虽主张的是和平发展,但美国如果这样限制中国经济的话当然也不能坐以待毙,予以适当的反击也是理所应当的。但是这种由合作的“朋友变回“敌人”,说白了就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害怕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强大而想暂时打压一下罢了,但是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是势不可挡了。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可不是国家之间的关系才用得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主要是看面对怎样的事,有时候对人“抱怨以德”,也体现了你的大度。总之要注意因事而异。


以德报德(6)

2012新作文素材:“以德报德”李孝香和刘士圣

农妇刘士圣热心搭载一位老太坐“顺风车”却不幸发生车祸导致老人罹难,愧疚的农妇和家人数次为老太的子女送去医药费、赔偿费,竟一次次被拒绝。老太的子女始终坚持一个“死理儿”:不能让好人做好事,却没了好报。一个主动做好事,发生不幸后主动担责;一个善良宽容,用最朴实的言行感动着人们。“以德报德”这一最平凡却又最不不凡的人生观在他们的身上闪闪发光。

农妇刘士圣(右)和李家珍的儿媳李孝香在一起。老太的子女始终坚持:不能让好人做好事,却没了好报 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摄

合肥一位农妇热心搭载同村老太坐顺风车,发生车祸老人罹难;

农妇和家人数次送去赔偿,竟一次次被推却

最近一个事件在网络上引发关注:在安徽合肥,一位农妇热心搭载一位老太坐“顺风车”,却不幸发生车祸导致老人罹难,愧疚的农妇和家人数次为老太的子女送去医药费、赔偿费,竟一次次被拒绝,老太的子女始终坚持一个“死理儿”:不能让好人做好事,却没了好报。

在社会上“敢不敢扶摔倒老人”引发争论的背景下,不少网民在慨叹做好事终有好报之余,也发出疑问:事情的始末究竟如何?

微博

好心帮人出意外

不被计较网友赞

“合肥市瑶海区众兴乡一农妇骑车去店埠镇赶集,路遇本村一老人,遂主动带她一程,不料途中老人从电动车上摔下,农妇赶紧将其送往医院,老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农妇愧疚,主动提出赔偿4000元,死者家属坚称她是出于好意帮助老人,拒收任何赔偿。请多多转发此好人好事以正民风。”

与网络流行的“没有十万元,千万别扶老太太”之语不同,现实中的这起意外发生后,做好事者感觉愧疚,主动提出赔偿,而发生意外者的家属却坚决拒收,并且连续拒绝了四次!

连日来,这条简短的微博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获得了近3万次转载,更赢得了6000余条评论。

网民“佳佳警官”不无感慨地说:钢筋丛林里已经少了人情味,乡村小径间却有丝丝真情!看了这个,我们这些都市人应该好好反省了。

网民“自由自在自我的琳子”说:“想想前不久武汉出现的一个80多岁的老人摔倒无人敢扶,心里真是觉得很悲凉。看到这个事件,必须支持!”

网民“天街小雨”在留言中首先留下了一个落泪的表情,随后才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需要从古到今传承,同时更需要从你到我的传递。”

回访 顺路载人出事四送赔偿家属不收

日前,“中国网事”记者来到事件的发生地———合肥市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磨店社区沿河村,实地探访了事件的双方。

一个多月前的8月13日,是沿河村村民赶集的日子。当天早晨10时许,农妇刘士圣驾着电动三轮车去临近的肥东县店埠镇购买猪饲料。回家的路上忽然发现不远处路上一对祖孙俩在临近正午的大太阳下一步步走得艰难,眼尖的她很快认出是76岁的李家珍和孙女小敏,于是立即提速追上去,提出顺道捎她们一段,李家珍欣然应允。

“走着走着,到了一个弯度特别大的道口,正拐着弯忽然冒出一个小伙子骑着摩托车飞快从对面驶来,为了躲他,我猛打了一下方向,车头歪得太狠,车子噌就翻了,我们三个人都被甩了出去。

就是一瞬间的事情,刘士圣的腿被翻倒的车身牢牢地压住了,李家珍和小敏则被甩在路边,老太太头部被撞得流血不止。慌乱中,刘士圣忘记了自己腿上的伤,赶紧让围拢过来的路人给自己丈夫李道元报个信,要他打120急救电话,送老太太去医院。

经诊断,小敏的伤势较轻,只是受了点皮外伤;刘士圣的大腿受伤也不轻;而李家珍最严重:颅脑出血,次日晚就因伤势严重,加之心脏病复发、肺部感染等症状,撒手人寰。

万分愧疚的刘士圣和其丈夫一致认为,“无论花多少钱都必须补偿!”

在李家珍被送往肥东县的医院就诊后,刘士圣丈夫李道元就立即回家取了5000元用作治疗费用,然而就被李家珍的儿媳李孝香当场回绝,而李家珍远在东北打工的儿子刘国桥接到妻子电话后第一句话就是:“你没要人家钱吧?可不能问人家要钱!”

随后李家珍先后两次转院诊治过程中,李道元和刘士圣夫妇又接二连三地找到老太家人,表示希望予以赔偿,“至少要负担医疗费用,但他们就是不肯收”!

8月16日,李家珍去世的第二天,李道元夫妇一早带着祭品和厚厚的一叠百元大钞来到对方家中吊唁,坚持要予以经济赔偿,但被再次谢绝。无论刘士圣和李道元如何坚持,李孝香和她丈夫始终不肯收下“赔偿金”。

“既然他们不要,你们为什么一定要坚持给钱呢?”记者问。

“如果不是我好心办坏事,老太太就不会走得这么早。现在他们失去了亲人,损失已经很大了,我还能在乎钱吗?”刘士圣简单地回答道。

“为什么要一再拒绝对方的主动赔偿呢?搁一般人不闹到法院打官司都不错了,至少把医药费收下啊!”记者又问李孝香。

“别人怎么做是别人的事,我们是我们。人家带我婆婆纯粹是好心,再说出了意外也不是人家的责任,要了钱就等于否认了这一点。我们不能让好人做了好事,却得不到好报。”李孝香说。

合肥磨店社区两户农家的“道德佳话”情感江淮

最近一个事件在网络上引发关注:在合肥,一位农妇热心搭载一位老太坐“顺风车”却不幸发生车祸导致老人罹难,愧疚的农妇和家人数次为老太的子女送去医药费、赔偿费,竟一次次被拒绝,老太的子女始终坚持一个“死理儿”:不能让好人做好事,却没了好报。

在社会上“敢不敢扶摔倒老人”引发争论的背景下,不少网民在慨叹做好事终有好报之余,也发出疑问:事情的始末究竟如何?是什么样朴实的情感促使两家人作出“不寻常”的选择?

一条微博牵出两个家庭的爱与宽容

“合肥市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磨店社区沿河村一农妇骑车去店埠镇赶集,路遇本村一老人,遂主动带她一程,不料途中老人从电动车上摔下,农妇赶紧将其送往医院,老人经抢救无效死亡。农妇愧疚,主动提出赔偿4000元,死者家属坚称她是出于好意帮助老人拒收任何赔偿。请多多转发此好人好事以正民风。”

连日来,这条简短的微博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获得了近3万次转载,更赢得了6000余条评论,众多网民都在毫不吝惜地表达着对事件双方当事人的感佩和激赞。

与网络流行的“没有十万元,千万别扶老太太”戏谑之语不同,现实中的这起意外发生后,做好事者感觉愧疚,主动提出赔偿,而发生意外者的家属却坚决拒收,并且连续拒绝了四次!

网民“佳佳警官”不无感慨地说:钢筋丛林里已经少了人情味,乡村小径间却有丝丝真情!看了这个,我们这些都市人应该好好反省了。

网民“自由自在自我的琳子”联想说:“想想前不久武汉出现的一个80多岁的老人摔倒无人敢扶,最后呼吸道被淤血堵塞致死,心里真是觉得很悲凉。看到这个事件,必须支持!”

网民“天街小雨”在留言中首先留下了一个落泪的`表情,随后才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需要从古到今得传承,同时更需要从你到我的传递。”

老人摔死,家人四拒赔偿

一个月前的8月13日,是沿河村村民赶集的日子。当天早晨10时许,农妇刘士圣驾着电动三轮车在回家的路上忽然发现一对祖孙俩在大太阳下一步步挪得艰难,眼尖的她很快认出是76岁的李家珍和孙女小敏,于是立即提速追上去,提出顺道捎她们一段,李家珍欣然应允。

“走着走着,到了一个弯度特别大的道口,正拐着弯忽然冒出一个小伙子骑着摩托车飞快从对面驶来,为了躲他,我猛打了一下方向,车头歪得太狠,车子噌就翻了,我们三个人都被甩了出去。”刘士圣回忆起当时车祸时的场景,仍心有余悸。

就是一瞬间的事情,刘士圣的腿被翻倒的车身牢牢地压住了,李家珍和小敏则被甩在路边,老太太头部被撞得流血不止。慌乱中,刘士圣忘记了自己腿上的伤,赶紧让围拢过来的路人给自己丈夫李道元报个信,要他打120急救电话,送老太太去医院。

经诊断,小敏的伤势较轻,只是受了点皮外伤;刘士圣的大腿受伤也不轻;而李家珍最严重:颅脑出血,次日晚就因伤势严重,加之心脏病复发、肺部感染等症状,撒手人寰。

搭载李家珍是出于好心,没想到好心却办了坏事。万分愧疚的刘士圣和丈夫一致认为,“无论花多少钱都必须补偿”!但令他们万万想不到的是,他们先后四次送治疗费、赔偿费居然都没有送出去!

在李家珍被送往肥东县的医院就诊后,李道元就立即回家取了五千元用作治疗费用,然而这“一送”就被李家珍的儿媳李孝香当场回绝,而李家珍远在东北打工的儿子刘国桥接到妻子电话后第一句话就是:“你没要人家钱吧?可不能问人家要钱!”

随后李家珍先后两次转院诊治过程中,李道元和刘士圣夫妇又接二连三地找到老太家人,表示希望予以赔偿,“至少要负担医疗费用,但他们就是不肯收”!

8月16日,李家珍去世的第二天,李道元夫妇一早带着祭品和厚厚的一叠百元大钞来到对方家中吊唁,坚持要予以经济赔偿,被再次谢绝。

“刘大姐本是出于好意才捎了我婆婆一段路,发生意外又不是她故意的,而且她自己也受了伤,我们怎么能要他们的钱呢?”无论刘士胜和李道元如何坚持,李孝香和丈夫始终不肯收下“赔偿金”。

李家珍老人去世一个月后的9月16日,刘士圣面对着记者眼圈一下就红了:“就在昨天,他们家还卖了稻子给孩子上学,我一见就急了,马上就要回去取钱,他们还是不要啊!”

“既然他们不要,你们为什么一定要坚持给钱呢?”记者问。


以德报德(7)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通俗来讲是人与人处理关系的一种途径,也是国家与国家处理关系的一种方法。有人问北师大教授于丹:怎么处理中日关系?于丹则运用《论语》中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来回答。对于北师大教授于丹的回答,我表示赞同。

回顾历史长河中,日本侵略中国,屠杀大量的老百姓,使中国千千万万个家庭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这也将成为我们中国人不能遗忘的屈辱历史。但是现在中国和日本的合作机遇很多,那我们如何处理中日关系呢?我认为在不忘历史的屈辱下,以和平的心态与日本合作,不掺杂过多的情感。不得不说,日本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它的科技水平发展迅速,比如中国进口日本的商品和汽车。特别是日本的社会建设很好,它们那里的街道非常整洁干净。因此,很多中国人都很喜欢去日本游玩。我觉得我们应该吸取其他一些国家好的东西,其实就是孔子所说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老子》:报怨以德。“报怨以德”的意思是:不论别人对自己的怨恨多大,都要用道德来应对。虽然说,老子所说的话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认为这做法在实际上并不可取。在我们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矛盾,但是如果我们不采取一些措施,这样矛盾会越来越大,这样可能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首先要发现问题,找寻解决办法的途径,而不是一味地记恨某人,我们应该以公平正直的方法来解决。当别人对你很好时,我们也要以一种相同或者更好的方式来回馈别人。

不管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处理国家与国家的关系,我们都应该秉承一颗真诚的心,用“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态度和方式来处理之间的关系。

作文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